2014年12月17日10: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產生背景】
淮北市自推行開放式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以來,活動場所在服務農村發展、活躍鄉村文化、培養新型農民、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活動場所功能布局不夠合理,作用發揮不夠明顯,特別是村(社區)干部辦公用房面積越來越大、辦公設施配備越來越豪華,引起了群眾的不滿,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為深入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該市拆除影響干群關系的一張桌,讓村(社區)干部走出“單間”辦公室,集中到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大廳辦公,為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取得了“拆掉一張桌、贏得萬民心”的實際功效。
【主要做法】
1、整體設計活動場所功能布局。將所有便民服務室(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室、說事室、警務室、計生服務室等)全部設在活動場所一樓,方便群眾辦事。對少數面積較大的活動場所,在確保一樓便民服務室齊全的前提下,也把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等建在一樓,極大地方便了廣大黨員群眾。
2、取消村(社區)干部辦公用房。讓村(社區)干部統一到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大廳或群眾“說事室”集中辦公,改變了以往村(社區)書記、主任單獨設立辦公室,其他村(社區)“兩委”干部合署辦公的格局。同時,將以前的村(社區)辦公用房用作農村合作社辦公室、社區文化活動室、黨代表工作室等,新增為民服務設施空間2萬多平方米。
3、增設群眾“說事室”。推廣該市烈山區群眾“說事室”做法,在活動場所一樓專門劃出一間辦公用房,用于群眾說事辦事,不僅較好地推進村“兩委”職能的轉變、公共服務的延伸和干部作風的好轉,而且有效地解決了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將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
4、完善運行機制。堅持從制度建設入手,建立完善村(社區)干部輪流帶班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定期回訪溝通制等機制。一是實行輪流帶班制。在保證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社區)干部坐班的基礎上,采取AB崗制(周末及節假日錯時上下班)處理村(社區)內日常事務,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遇到實際困難和問題。二是實行首問負責制。凡到村(社區)辦事的群眾,問及的第一個專職人員,一次性告知辦事群眾辦事政策、程序和要求,一次性告知手續是否齊備、是否辦理等。三是實行服務承諾制。實行村(社區)黨員干部年初工作承諾、年中督查初評、年末述職評議的方式,并制定了詳細的考核辦法,對村(社區)黨員干部承諾事項的進度、質量進行量化打分。四是實行定期回訪溝通制。堅持把每月的27、28日確定為村民集中“說事日”,組織鎮(街道)、村(社區)干部,邀請相關人員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同時,建立鎮(街道)、村(社區)、村民小組(樓長)三級“說事”信息反饋通道,對反映問題的群眾進行定期回訪。
【取得成效】
1、改進了工作作風。村(社區)干部直接參與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促其必須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本領。村(社區)干部走出辦公室,使其直接暴露在群眾的眼皮底下,干部在不在、在干什么,群眾一清二楚,村(社區)干部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工作作風明顯改進。
2、提高了工作效率。集中辦公不僅方便了村(社區)干部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提高,還可發揮集體智慧,現場研究解決熱點、難點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3、密切了干群關系。村(社區)干部從二樓專用辦公室搬到一樓服務大廳,零距離接觸群眾,直接傾聽百姓心聲,現場化解矛盾糾紛,村(社區)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明顯變化:村民(居民)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休閑娛樂、咨詢政策的多了,找茬鬧事的少了;村(社區)干部笑臉相迎、熱情辦事的民主作風增多,門難進、臉難看的衙門習氣減少,干群之間的關系得到明顯改善。
【幾點啟示】
1、推行農村干部集中辦公,要注重強化村干部宗旨觀念。“集中辦公”若只是“集中到一起坐著”,不能端正工作作風,與“單獨辦公”并沒有本質區別。要真正拆掉“隔心桌”,必須樹立為民服務宗旨意識,加強農村干部作風建設,切實拉近黨群干群距離,得到群眾的擁護和贊賞。
2、推行農村干部集中辦公,要注重提高村干部綜合素質。“集中辦公”對干部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農村干部要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加強學習,熟知所需的業務知識。只有通過多種形式培訓,提高農村干部的綜合素質,才能增強他們為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不斷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
3、推行農村干部集中辦公,要健全并落實各項工作機制。構建村干部“集中辦公”的新格局,必須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并狠抓制度落實,確保為民服務規范化、常態化。要完善運行機制,形成辦事合力,提高工作效率;要健全督查機制,形成內在約束力,推動工作落實;要健全激勵機制,激發創造力,調動工作積極性。
【案例點評】
淮北市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大膽拆除影響干群關系的一張桌,在全市推行村(社區)干部集中辦公,取得了“拆掉一張桌,贏得萬民心”的實效。這一創新案例,拆除了基層黨組織與群眾之間的“隔心桌”,創建了新型黨群干群工作模式,在密切聯系群眾、改進基層干部作風等方面具有可借鑒性和推廣性。
相關專題 |
· 第三屆全國基層黨建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