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4日14:1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基層的根基所在,對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具有關鍵作用。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金屯鎮從實際出發,把選好帶頭人作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先決條件,把群眾增收致富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支點,把選準發展定位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關鍵所在,把為民辦實事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根本目的,主動作為,積極探索,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壯大集體經濟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具有一定的推廣借鑒意義。
一、總體情況
貴溪市金屯鎮石嶺村位于集鎮東北方向9公里處,轄4個村小組、240戶、900多人,有黨員11名。全村現有耕地面積630畝,山地面積7000余畝。近年來,石嶺村搶抓發展機遇,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走出了一條土地變資源、資源換資產、資產創效益的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2016年,村集體資產由負債10余萬元到擁有凈資產5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4150元,由以前窮山餓水的“信訪村”轉變成遠近聞名的明星“致富村”。
二、主要做法
金屯鎮石嶺村從攪動思想入手,在整合資源、轉變增收方式上求突破,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不斷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和服務能力。
1.變思想,激發活力。“七個黨員六顆牙”這是昔日金屯石嶺村黨支部的真實寫照,村“兩委”班子年齡大、知識老化、思想固化。變山變水先變人,變人先變帶頭人。選好帶頭人,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先決條件。針對存在的問題,鎮黨委從解決好頭腦問題出發,通過選派“有公心、闖勁足、敢擔當、有活力”的鎮維穩信息督察員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上任后,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克服“等、靠、要”思想,通過摸底調查,發現該村山林資源豐富、土層深厚帶酸性、陽光充足氣候適宜,適合油茶種植。通過村“第一書記”與村“兩委”干部不斷開會研討,不斷入戶上門做思想工作,最終確立了“發展油茶產業促進村民致富、開發土地資源壯大集體經濟”的思路,激發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源動力”。
2.變方法,促進提升。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主體不明晰、產權歸屬不清、要素聚集不強、效益發揮不好、農民資產確權滯后、土地利用率低、經營性收入少等問題,整合村內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勞動力資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推動農村資產股份化、土地股權化,盤活各種資源要素,形成資源疊加效應,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從農村資源到農村產權再到農村資本的“龍門三跳”。目前,全村1000余畝“四荒地”參與貴溪市大眾油茶種植專業合作社入股,有效提高了村集體收入。
3.變服務,強化保障。一是健全完善協調服務機制。建立鎮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召開1次聯席會議,集中協調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二是健全完善對口幫扶機制。深入開展“掛幫包”活動,建立領導干部與行政村對口幫扶機制,發揮包村領導人脈、技術等方面優勢,幫助和指導聯系村規劃發展項目,對接涉農部門和相關企業,積極爭取項目、技術和資金;三是健全完善技術指導機制。成立由鎮相關部門技術骨干為成員的服務指導小組,定期深入村組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為油茶種植提供病蟲害治理等技術服務,提高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
三、初步成效
金屯鎮“三變”將人、資源和服務三要素充分結合,將集體、村民和企業利益緊密鏈接,有力地促進了組織強、產業興、村民和集體富。
1.村民的腰包更鼓了。金屯鎮石嶺村通過“三變”,村民有了發家致富的主導產業,全村240戶820余人采取入股或直接參與種植油茶。一畝油茶按增收四五千元計算,農戶年均增收近2萬元。
2.班子凝聚力更強了。通過油茶種植,村級組織有了固定財源,每年為貧困戶提供10萬元做工資金,有效解決了“無錢辦事”的尷尬,破解了長期以來“空殼村”“兩委”說話無人聽、工作難開展的問題,以村黨支部為核心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越來越高。
3.人才隊伍壯大了。通過抓村級集體經濟,引領村民增收致富,吸引了一批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形成了農村發展與人才回鄉創業的良性循環,培養了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也為村“兩委”班子儲備了一批優秀的后備干部。近年來,發展大學生黨員2名,培養村級后備干部20余人。
4.黨的建設延伸了。通過不斷強化黨組織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引領作用,成立了金屯鎮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實現了黨的建設向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延伸。積極引導廣大村干部村民在參與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自覺學政策、學法律、學技術、學管理、學經濟,不斷提升創業激情和創業能力,有力地促進了黨的聲音在基層群眾中傳播。
四、幾點啟示
一是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保障。金屯“三變”,讓村級組織在領導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找到一個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有效地把村級組織、合作社(企業)、農戶連接起來,進一步強化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充分發揮村級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促使黨委、政府積極從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社會資源等各方面,加大對農業農村工作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民生活福利、改善生產生活環境,教育引導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自覺增強發展集體經濟的意識,抓住集體經濟初始積累機遇和發展機會,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打下良好基礎。
二是因地制宜選好路子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關鍵。在資源相對匱乏的山區農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要因地制宜,堅持走養殖業、種植業、鄉村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等并舉的多元化聯動發展的路子;要堅持分類指導,因村施策,對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要在鞏固提升,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對有村級集體經濟,但經濟實力較弱的一般村,要在拓寬渠道、擴張總量上求突破;對沒有村集體經濟的空殼村,要在選好路子、盤活資產、扶持培育上想辦法。
三是用好收益發揮作用是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目的。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最終目的。在工作中,不僅要幫助村“兩委”發展集體經濟,更要注重和加強后續管理,引導村“兩委”班子合理安排和使用村集體經濟收益,真正把收益用于為村民辦實事、解難事,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讓廣大村民真正享受發展成果,從而提高村級組織的公信力,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相關專題 |
· 全國黨建案例庫 · 第四屆全國基層黨建創新典型案例征集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