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友在线无码免费视频,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99,日本不无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av人片无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四川蓬溪:“六個三”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2018年09月07日09:3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農民富不富,干群看支部。”蓬溪縣拱市聯村黨委遵循“共享”理念,尊重農民主體,堅持“三重、三化、三字、三優、三聯、三美”全面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跑出鄉村振興發展“加速度”。

“三重”建強頭雁隊伍。一是重靶向引育。創新村級組織帶頭人隊伍選拔培養、教育培訓機制,大力實施“一村一頭雁”“一家一能人”引育培養計劃,從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大學生、種養致富帶頭人、復員退伍軍人、村醫村教中培養村級帶頭人,靶向引育聯村頭雁隊伍24人。二是重擔當作為。堅持“五張”清單履職,強化“兩圈”日常監管,以嚴管顯厚愛,定向招考、公招公選暢通村干部成長成才渠道,整體提升一線干部在推動發展建設和改革創新任務中“逢山開路、遇河搭橋”的精氣神,3名干部得到推優重用,1名干部當選十九大代表。三是重激勵保護。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個區分開來”的重要要求,建立健全優秀基層干部激勵表彰制度、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切實做到生活上保障、政治上激勵、情感上關懷、制度上保證。

“三化”夯實組織堡壘。一是強化組織保障。緊扣“好支部”創建,發揮聯村聯建組織優勢,打破“一村一支部”傳統,推行村黨組織強弱聯姻、大小掛靠、好差互補等多種方式合建共建,構建“1個黨委+10個黨支部+10個產業黨小組”組織框架,全覆蓋農民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產業基地等薄弱領域,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二是優化服務本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籌資500余萬新建聯村黨群服務中心、鄉村振興服務中心、聯村村史館,完善配套設施,健全服務制度,全面保障聯村黨員教育、宣傳文化、農技生產、群眾活動等便民服務,厚植群眾基礎。三是深化基層治理。堅持以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引領,抓住基層黨員干部這個重點群體,全面推進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辦事公開,健全村民議事、評議、立約、監督等制度,以規立德深化“六聯機制”,廣泛開展黨員“積分晉星”、好家風好家訓“最美家庭”創先爭優活動,筑成和諧有序的基層治理體系。

“三字”筑牢人才支撐。一是暢通渠道“引”人才。以建強農村新農民、新村民“兩新”人才隊伍為抓手,突出示范典型,大力實施“人才雙引”工程,積極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回引27名經商優秀人才和蓬溪籍在外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引進企業管理精英13名、優秀工匠30名,脫貧致富一線領軍人才得到充實壯大。二是著眼長遠“育”人才。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依托本村四川力世康現代農業、生物科技、千朵佛蓮等7家公司基地,大力實施實用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六個一線”實踐鍛煉工程,蹲苗培育農村致富能手、產業領軍人才、黨員后備干部等137名,搶占了本土人才制高點。三是做優環境“留”人才。全面貫徹市縣《人才十條》,制定完善人才生活保障、評選表彰、創業激勵和“1+N”人才服務體系等配套政策措施,制定“一單一冊一計劃”即:人才工作項目責任清單、圖文名冊、專檔定向援助計劃,推行鄉村振興人才服務“綠卡”,激勵鄉土人才在一線建功立業。

“三聯”帶動區域發展。一是土地資源聯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聯村連片開發撂荒地、配套基礎設施6000畝,連片發展金薯、核桃產業1.2萬畝,共贏共享提高土地質效,全面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二是技術資源聯享。建好用活鄉村振興服務中,通過農民夜校、遠程教育平臺、黨建好聲音等學習服務載體,組建聯村鄉土人才師資庫,覆蓋式共享農機、農技、種養、科普等實用技術,力求培訓1人、改變1家、帶富1村。三是市場資源聯營。突出地理標識,共享“中國拱市村”北京、天津等地交易平臺,整合聯村區域特色產業、花卉、農產品、工藝品等系列產品,創建網絡電商集中銷售農特產品,釋放農產品最大化經濟效益附加值,每年營銷額可達20余萬。

“三優”主導富民奔康。一是調優發展格局。按照“1+2+3”(即:一種中藥材、兩朵特色蓮花、三樣綠色經果林產品)產業發展布局,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通過創辦實體、合作開發、參股經營、租賃承包、服務創收等方式,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建農機合作社4個,打造聯村電商平臺1個、創建農家樂酒店11家,有效促成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做優特色產業。堅持產業黨建“五步法”推動路徑,全面對接“5+2+1”現代產業體系,連片打造千葉佛蓮產業核心示范區5800畝,帶動發展中草藥、仙桃、柚子園、花卉等特色主導產業2.4萬畝,全面激活特色產業引帶力,致力建成4A級農旅景區、佛蓮特色小鎮。三是創優致富渠道。組建成立聯村土地流轉、農機合作、產業聯盟專業合作社4個,完善并推行“黨組織+合作社+公司+農戶+產業”的利益共享、風險同擔機制,采取土地入股分紅、政策兜底收入、產業就業、自主創業等多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脫貧,截止2017年底村民人均純收入已達15048元。

“三美”打造宜居鄉村。一是做美環境。圍繞自然生態、傳統人文、產業發展和近郊轉型,全面實施鄉村“五化”環境提升工程,編制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建立分區管控體系,群防群治,做到生態、生產、生活空間融合,以綠色發展主線打造宜居村落。二是建美田園。圍繞農業供給側改革,引入創意農業發展理念和運作模式,挖掘農耕體驗、傳統文化、科普教育等營銷點,打造集產業發展、鄉村休閑、田園觀光、生態采摘、娛樂演藝、農家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加快創建“本草公園、花溪水境、谷綠山青”特色生態田園樣板。三是繡美鄉村。緊扣“鄉土、鄉村、鄉愁”目標,尊重村莊肌理、地形地貌、文化傳統等自然社會特點,籌資100余萬創建文化古村、民俗新村、文化大院,打造“民俗+”產業鏈條,吹響繡美鄉村建設集結號,孕育“春風十里不如你”的美麗拱市新村。

(馮波

(責編:高巍、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