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什邡市委組織部
2018年10月26日13: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大力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各基層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也正是什邡一直以來在創新理念機制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方面的努力方向。近年來,什邡市探索全域化黨建理念,推行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五化一推”機制,以網格化、常態化、精準化、多樣化、長效化服務措施,用心用力、做真做實“雙報到”,實現了機關黨員經常受教育、居民群眾長期得實惠,實現了機關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組織力同步提升、雙向受益”,實現了城市基層黨建與社區基層治理高度融合。
一、背景與起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提高,發揮機關在職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城市社區居民服好務,是基層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什邡市各社區轄區內機關單位分布不均、機關在職黨員聯系群眾不夠緊密,把握群眾需求不夠精準,分工有的不明確,服務方式單一,造成了機關在職黨員與群眾之間產生了距離。為了破解這些難題,什邡市在典型的上萬人的老舊社區——方亭街道白果小區試點推行“五化一推”機制,在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推廣到全市范圍,通過這項機制的推行,大大地提升了什邡城市社區黨建工作的活力。打破了區域限制,黨建服務資源全域化整合,體現了開放、融合,撬動了機關力量與社區力量“治安維護共抓、環境治理共抓、樓棟管理共抓、思想意識提升共抓、服務群眾共抓”。
二、做法與經過
(一)推行網格化,打破區域限制,均衡服務資源無死角。針對各社區轄區內機關單位分布不均、聯系分工有的不明確等問題,我們打破區域界限,科學分配服務力量,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服務網格。一是均衡布局結對服務“大網絡”。按照“聯系數量基本均衡、幫扶能力大小基本均衡”兩個分配原則,充分考慮社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發展現狀,適度跨區域,統籌分配和布局機關服務力量,確保每個社區都有6個左右的單位對口聯系。二是精細構建力量下沉“小網格”。堅持社區有領導、院落有單位、樓棟有黨員“結對聯系三必有”標準,推動聯系服務工作涵蓋到每個區域,確保全市每個社區都有1至2名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城區的400多個院落都有1個機關黨組織聯系,1000多個樓棟都有2名以上機關在職黨員聯系。三是用心扎緊聯系群眾“微紐帶”。建立“機關干部雙重聯系”制度,確保機關在職黨員在聯系1戶困難戶的基礎上,再聯系1戶以上普通居民,在向聯系戶發放“聯系卡”的同時宣傳十九大精神,3000多戶代表性住戶與黨員“1對1”定向互動聯系,全市3600余名機關黨員都明確了自己的“責任田”。
(二)堅持常態化,拉近黨群距離,黨員聯系群眾更緊密。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們著力在創建制度、建立平臺上下功夫,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形成機關在職黨員“8小時之內管理在單位,8小時之外奉獻在社區”的服務群眾新常態。一是常態走訪調研次數有規定。建立實施了《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走訪調研紀實管理辦法》,按照縣級領導干部每季度1次、黨委(黨組)成員每月1次、其他黨員每兩月1次的方式,確定不同類別的機關黨員干部到社區的走訪調研頻率,實現了走訪調研常態化。二是常態主題服務時間有要求。堅持開展“機關在職黨員義工服務日活動”,在每季度的最后一個月,集中組織在職黨員開展1次主題服務活動,建好黨員服務時間統計臺賬,確保黨員全年完成義工服務時間不少于16小時,有效帶動和提升社區干部抓好日常便民服務的水平。三是常態線上互動服務有平臺。廣泛搭建“三位一體黨群掌上互動”平臺,在每個樓院建立黨群“QQ群、微信群、電話通訊錄”,引導廣大居民群眾通過“線對線”、“鍵對鍵”與機關在職黨員加強經常性的互動交流,形成了良性的黨群干群互動氛圍。
(三)注重精準化,防止大水漫灌,服務對接居民有靶向。把群眾滿意作為出發點,整合機關在職黨員和單位力量,把好需求方向,做好民情“接力”,實現了服務居民精準供給。一是搭建載體請居民“精準點單”。大力推行《在機關在職黨員中常年開展“雙風”行動長效機制》,充分考慮居民的業余時間,以開展“居民夜話”、“壩壩會”等多種形式為居民提供“點單”渠道,社區居民通過“面對面”交談、“背靠背”發表意見等形式諫言社區發展,近兩年,先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4000余條。二是分類清理請社區“精準報單”。積極探索對接、分析、建賬、上報的社區問題“四步處理”工作法,各社區黨組織堅持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主動對接機關單位,適時召開協商會,共同分析問題原因、分類梳理建賬,最后精準上報問題臺賬,快速精準地明確了各類問題的化解責任主體。三是分類交辦各單位“精準結單”。建立規范化的社區問題辦結工作規則,推動各類問題精準交辦、限時辦結,紀檢類問題交由市紀委牽頭辦理、黨建類問題交由組織部牽頭辦理、民生類問題交由群工部牽頭協調責任單位辦理,近兩年居民反映的3000多個問題都得到了妥善解決和及時通報。
(四)務求多樣化,破解方式單一,聯系服務群眾更貼心。著眼增強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求機關在職黨員在整合各方資源、創新服務手段上下足功夫,以多樣化服務滿足群眾多元化需求。一是發揮自身特長多樣服務。分類建立黨員人才庫,掌握他們的愛好特長,有針對性地設置治安巡邏、環境治理等志愿服務隊和道德講堂、法律明白人等公益性崗位,以“我為社區出份力”活動為載體,激勵機關在職黨員利用各自職業特點和愛好特長服務社區。目前,參與到志愿服務隊和公益崗位的黨員人數達到1900余人,帶動了近5000名社區黨員群眾加入其中。二是撬動部門資源多樣服務。強化反映一個問題、提出一條建議的“1+1”工作法,廣大機關在職黨員堅持及時向本單位黨組織反映居民關注的每一個實際問題,并至少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撬動機關黨組織定期組團開展有針對性的服務,近兩年,各機關單位先后為對口聯系社區解決價值220余萬元的設施設備,利用重要節氣開展文化聯誼活動100余場次。三是協調社會資源多樣服務。實施助力對接和助力引進的“兩個助力”行動,解決社區服務力量不足的問題,社會資源比較豐富的機關在職黨員,積極對接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服務社區群眾,積極幫助引進或培育社會組織,補齊了機關單位與社區在解決“困難家庭就醫難、就學難、就業難和群眾參與自治程度不高”等實際問題上的短板,上百個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社區本土社團逐步發展起來。
(五)著眼長效化,避免動力不足,注重約束激勵增活力。建立工作長效機制,通過激勵來促進,憑借約束來兜底,提高機關在職黨員抓服務落實的自覺性,推進服務工作持久長效。一是以“強化考核”促長效。建立居民小組、社區、機關黨組織“三級評議”制度,每年根據機關在職黨員社區服務的現實表現情況、紀實印證資料和參與服務登記情況據實評議,并專題公示評議結果,讓干得好的臉上有光、干得不好的紅臉出汗,廣大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工作落實落地落細。二是以“強化約束”促長效。 堅持兩個“四不一否決”硬規定,對于服務社區和社區居民不行動、不主動、不盡力、不見效的機關在職黨員,一律取消當年評優選模資格;對于組織發動工作不用力、解決居民反映問題不盡責、支持社區工作不主動、群眾評議口碑不好的機關單位,一律按比例扣減年度綜合考核分。三是以“強化激勵”促長效。堅持“雙強兩優先”、“三好兩傾斜”激勵辦法,營造濃厚的比學趕拼氛圍,一批服務主動性強、服務措施針對性強的優秀機關黨員,有的被優先評選為先進,有的優先推選為“兩代表一委員”;凡是單位領導干部帶頭作用發揮好、與居民聯動服務機制好、三級評議綜合等次好的,在分配評優選模名額比例上和單位績效待遇考核加分上都予以了傾斜。廣大社區居民在機關黨員的帶動下,自覺動手潔美家園、主動互幫互助的主觀能動性明顯增強。
三、成效與反響
近年來,什邡市通過探索“五化一推”服務機制,引導機關單位資源力量全面下沉、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機關黨員進社區服務的“五化一推”黨建品牌,進一步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激發了社區黨員干部群眾民主規范自治的積極性,實現了資源力量由分散化向集中化轉變,共建工作由碎片化向系統化成型,治理服務由粗放式向精細化提升,社區基層自治能力和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目前,全市社區撬動駐區單位投入400余萬元用于基層建設,吸納3000余名機關黨員參與志愿服務和公益崗位,帶動20000余名社區黨員群眾共建共治,培育發展近100個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推動解決關系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3000多個。為推動什邡加快轉型發展,連年榮獲全省文明城市、全省平安建設示范市等榮譽夯實了基礎。該經驗做法在四川省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片區務虛會上進行全省推廣。
四、經驗與啟示
近年來,什邡堅持在全域化黨建格局下,全面整合駐區機關單位工作力量,實踐探索“機關黨員進社區、五化聯動抓共治”的工作模式,采取網格化、常態化、精準化、多樣化、長效化等五化措施,引導機關單位資源力量全面下沉、深度融合,培育形成機關黨員進社區服務的“五化一推”黨建品牌,從中得到三點啟示。一是要出政策,為社區治理提供有利發展和保障的環境。社區治理離不開政策支持,尤其是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各級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規來為社區治理提供有利的發展環境。什邡印發的《關于在城市全域化黨建格局下全面推廣“五化一推”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機制的通知》中,明確了獎懲措施,提高了機關在職黨員進社區服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要轉職能,強化社區自治特性、實現社區自我服務。面對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的公共需求,必須給予社區更大的自由空間。近年來,在實施“五化一推”機制的同時,什邡針對社區行政負擔較重的問題,逐步清理和整合在社區開展的行政項目,讓社區干部有更多的時間走近居民,有更多的精力與機關單位對接并服務居民。三是要搭臺子,建立起多元主體的互聯、互補、互動機制。如何最大程度激發各個主體參與社區治理的活力,是影響社區治理成效的關鍵因素。什邡實施的“五化一推”機制從機關黨員聯系居民網絡的建立,到走訪的常態長效,服務的方式和精準等都形成了全方位的框架制度,達到了機關單位與城市社區互聯、互補、互動的效果,促進了社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社區治理,未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五、探討與評論
城市社區是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是黨和國家許多政策措施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對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大意義。黨的十九大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城鄉社區治理作出了一系列新論述、新部署。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把中央決策部署切實落實到位,才能把城市社區建設成為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一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各級黨組織要把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將黨的領導貫穿于城市社區治理全過程各領域,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城市社區全面貫徹落實。健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用黨內基層民主帶動基層群眾自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區文化和精神塑造。二是必須堅持精準服務。要提高居民群眾議事協商能力,尊重居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謀劃創新路徑向居民群眾問計,落實創新舉措靠居民群眾參與,衡量創新成效由居民群眾評判。有效增加城市社區服務供給,健全城鄉社區服務機構,優化社區服務資源配置,創新社區服務供給方式,切實推動服務上水平、居民得實惠。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完善城鄉社區基礎設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三是必須堅持方式創新。要注重完善城市社區治理體制,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政府主導的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著力理順社區工作關系,依法厘清街道辦事處(鄉鎮政府)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權責邊界,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層群眾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四是必須堅持資源統籌。要探索建立城市社區的治理資源統籌機制。堅持城市社區治理和機關單位下基層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實,注重以強帶弱、以先促后、優勢互補、共同提高,促進城市社區治理協調發展。積極推動城市社區與機關單位結對共建,實現基層組織聯建、資源共享、人才互動和信息互通,不斷擴大城市社區治理受益面。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