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0日17:06 來源:人民網
2018年,青白江區圍繞“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了“三農”發展的整體提升,初步形成“我的田園”、白馬村“鄉村驛站+”、十八灣“直線工作法”等鄉村振興亮點。預計農業增加值完成16.52億元,同比增長3.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98元,同比增長8.6%;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億元。
以全域統籌為重心,完善頂層設計
一是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議事規則,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明確部門、鄉鎮專門負責鄉村振興的機構和人員,實行“一把手”親自抓。將鄉村振興納入區級目標年度考核,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推行清單管理,加強目標督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每月一通報、兩月一拉練、半年一總結,已召開鄉村振興工作現場會5次(其中,第一次會議由區委書記率區四大班子成員參加)、刊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刊》11期。區委書記、區長及分管區領導多次實地調研鄉村振興并進行工作部署,區政協、區人大分別視察了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成功舉辦鄉村振興發展論壇2期,啟動“鄉村振興?共建共治共享”。二是成立項目作戰部。從部門、鄉鎮抽調精兵強將,在全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項目作戰部,為全區鄉村振興出謀劃策,對全區總投資1339.2億元的192個重大項目開展檢查、督促,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組織召開專題會20余次、解決問題20余個;創新舉措,為農業項目配套工業用地,用于發展工廠化農業。三是完善規劃和政策體系。明確“一核兩區兩中心三基地”農業全產業鏈布局。完成《都市現代農業總體規劃》《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策劃方案》《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空間發展規劃》《毗河以南田園綜合體總體策劃方案》編制,正加快《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總體規劃》《福洪鎮現代農業產業融合園區規劃》等規劃編制。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2018年行動計劃》《鄉村振興戰略綜合示范點建設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文件,形成《青白江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若干政策措施(試行)》。
以開放合作為導向,聚焦產業振興
一是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依托成都國際鐵路港、中歐班列(成都)通道優勢,著力搭建農業對外開放“四大”平臺。建成以色列、意大利、摩爾多瓦國家館,擬再建國家館30余個。青白江區對外開放農業合作示范園區被列入全市農業類產業功能區及園區“6+7”之一。二是區域合作全面加強。積極與多地開展戰略合作,與廣西防城港市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促進兩地南向通道冷鏈體系建設;與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蓉歐樞紐”和“內陸亞歐門戶”;與雅安市名山區、眉山市東坡區、南充市高坪區等區域達成協同發展合作協議,積極在產業、經貿、人才等領域開展合作。三是農業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建成青白江區農業招商引資接待中心,編印“蓉歐+”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招商手冊,制作鄉村振興和農業對外2個宣傳片。新引進涉農、文旅項目38個(含在談),總投資849.61億元;已簽約楊氏天府果香特色鎮綜合開發、豐科生物珍稀食藥用菌產業生態圈等項目6個,總投資258.3億元,截止目前已投入資金超過5億元。四是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實施農業產業化項目10個,總投資16.9億元;推薦進入成都市農委項目儲備庫項目18個,總投資10.9億元。“我的田園”、桂林周氏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福洪杏花“杏福”等3個田園綜合體被命名為成都市首批50個田園綜合體示范單位,城廂鎮十八灣村被評定為四川十佳產業興旺村。五是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臺《關于促進新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成功引進總投資達126億元的云溪漫谷、和盛田園東方等文旅項目6個,快樂島等項目加快建設;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出臺《2018年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年內將完成16個區級股份化改革村和2個市級集體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上村的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金融服務綜合改革,完成“農貸通”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入庫,創建助農取款優質服務示范點2個,新增4家“惠農微銀行”(累計建成8家),成都農村產權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青白江分公司累計鑒證各類農村產權流轉交易 24宗,總金額約 5762.52萬元;深化農村公共產品服務生產供給機制改革,“三農”投入力度持續加大,開展傳統農業保險9個、特色農業保險11個;深化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改革,613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政務中心、85%實現“僅跑一次”,建成并開放24小時政務服務智能自助服務區,創新實施產業園區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六是農業品牌打造力度持續加大。編制《農業品牌建設工程行動計劃》《青白江區“青溯”公共區域品牌建設方案》《“青溯區域公共品牌準入標準”》;舉辦青白江區“蓉歐”生態產品文化節,組織企業參加“亞洲國際食品節”“農博會”“西博會”“海交會”“廣交會”等國際國內大型專業展會20余次;青白江區“青溯”農產品特色館加快籌建;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個、綠色食品認證2個、有機食品認證2個。七是優勢產業快速發展。新提質擴面特色水果4800畝、特色菌蔬5000畝,累計建成稻漁綜合種養基地6000畝。八是農業信息化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累計建成福洪鎮等特色農產品電子商務示范鎮4個、農產品電子商務孵化園1個、建成益農信息社95個;亞歐農產品小鎮雙創園授牌并投入運轉;完成農作物機收20萬畝、水稻機插秧5萬畝,農機合作社機械作業面積8萬畝。九是鄉村旅游業快速發展。成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協會;推薦申報省級農業主題公園1個、市級2個;成功召開首屆農民豐收節并開展系列活動,展示農產品100余種,吸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0余家、群眾5000余人次;舉辦櫻花節、杏花(果)節、桃花節等旅游節會20余個,吸引游客980萬人次,創收約12.9億元;福洪鎮榮獲四川省鄉村旅游特色鄉鎮,并在2018年今日頭條上獲評“年度鄉村旅游最具影響力目的地”稱號。十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逐步完善。2018年新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農民合作社18家、家庭農場58家、林業新型經營主體52個;玉虹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洽百禮及快樂怡家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范社”“省級家庭農場”;貴和高科獲評2018年度農業職業經理人實訓基地。
以引育結合為抓手,推進人才振興
一是落實政策出臺方案。落實《關于促進人才優先發展若干措施的意見》《成都市青白江區“智匯青白江?產業英才引進計劃”暫行辦法》有關激勵政策和待遇。出臺《鄉村人才培育集聚工程實施方案》,正在編制《2018年旅游人才培訓方案》。二是組建鄉村人才庫。形成《青白江區鄉村人才庫(第一批)》,共有建筑、藝術等八類1646名鄉村人才信息入庫。三是加強鄉村人才培育。完成鄉村工匠培訓160人、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125人、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訓80人、農業職業經理人市內實訓基地培訓40人,累計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422人。四是支持開展創新創業。建成農業創新創業孵化園2個并授牌,入駐創業項目60余個,開展人才孵化活動12場2000余人次,成功孵化品牌30余個。
以多元共享為特色,力促文化振興
一是完善文化設施。制定《農村文化現代化建設工程實施方案》《青白江區文圖兩館總分館制建設工作方案》。完成2018年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大數據績效管理平臺和公共文化服務平臺搭建基本完成,啟動文圖兩館總分館制建設。二是積極開展文化活動。已開展百村文化大聯動等文化惠民活動600余場,惠及群眾65萬余人次,舉辦“描繪新絲路,添彩新時代”書畫攝影展等臨展28場,全區鎮村級文化活動累計達3600余場。三是積極創建“三美”“四好”村。創建區級“三美”示范村6個,市級“三美”示范村4個;2018年成功命名區級“四好村”17個,推薦申報省級“四好村”18個、市級“四好村”8個。
以宜居宜業為標準,加速生態振興
一是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及特色鎮建設。出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工作方案》《關于集體建設用地整治項目實施的指導意見》。4鎮8八村共計8個在建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正在修建農民集中居住區,楊氏?天府果香特色鎮綜合開發項目及一龍云溪漫谷擬流轉范圍內土地綜合整治申報工作穩步推進。彌牟、祥福等4個標段3萬余畝高標準農田設計方案已提請市高標辦評審。福洪亞歐特色農產品小鎮等6個特色小鎮建設有序推進。二是加強川西林盤保護修復。開展《青白江區川西林盤保護利用規劃》修編,完成袁家灣林盤文化廣場改造等主體工程及香林寺林盤方案設計。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出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方案》并形成“三年行動計劃”;創建1個人居環境示范村、4個百村容貌整治村;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和體系建設;編制《農村戶用廁所改造提升實施方案》,擬改造14230戶;改造提升小游園、微綠地4個、新建6個;實施現代林業產業示范項目、龍泉山國土綠化造林1000畝項目、2個村社會主義新農村綠色家園項目;完成芙蓉栽植共計11500株;新增立體綠化面積10291平方米。四是全域增綠穩步推進。出臺《2018年大規模綠化全川青白江區全域增綠行動方案》,編制《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青白江片區增綠添彩工作行動方案》,穩步推進龍泉山脈修復提升和植被恢復工程,完成車站村綠色家園建設,鞏固退耕還林成果1萬畝和補償集體公益林3.82萬畝。完成繡川河綜合整治暨濱水綠道、福洪鄉村綠道等項目建設。五是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各鄉鎮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同步實施農村院落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印發《畜禽養殖區域劃定方案》《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方案》《禁養區停養關閉補償方案》,制定《畜禽養殖區域劃定實施細則》《畜禽養殖標準化建設技術指南(試行)》,停養關閉養殖場63家,整改畜禽養殖場(小區)84家。有序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和禁燒,全區未發生露天焚燒秸稈行為,全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6.5%。
以現代治理為保障,筑強組織振興
一是加強基層黨建。實施“區域共治工程”“黨建品牌計劃”,形成鋒巢蜜語等基層黨建品牌52個;新興領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動態保持80%以上;建成投運社會組織孵化園,累計培育社會組織690個。二是推進城鄉社區發展治理。2018年全區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342個項目已完成251個,其中,完成棚戶區改造項目簽約2578戶、城中村改造3768戶、老舊院落改造4個、背街小巷整治項目66個,建成綜治中心45個、雪亮工程29個、“兩拆一增”和“小游園?微綠地”73處,27處公建攻堅項目已全面開工。城廂鎮十八灣村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命名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三是推動共建共治共享。推進村企“共建共治共享”,創新企業與農民之間多元利益鏈接機制,加強政府引導,促進企業、村集體及農戶共同參與,將項目區范圍內農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公有的土地使用權、公共基礎設施等分別量化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合作開發、共同成立物業經營管理公司等方式,促進“共建共治共享”。
(中共青白江區委組織部 供稿)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