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鄧建勝 龐革平
2020年12月14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以前村民住的是泥瓦屋,走的是泥土路。現在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帶院子的樓房。”冬季的廣西北海市海城區驛馬村,家家戶戶整潔的院落里依然花團錦簇,村黨委書記勞英洋笑容滿面。
驛馬村村民世代以耕種、趕海為生,雖說緊鄰市區、緊靠大海,但就在10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僅2800多元。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元。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我們村的發展,充分印證了這個道理。”驛馬村村干部郭霍敏說。
2018年,畢業于廣西賀州學院的黨員郭霍敏,通過海城區統一招聘,成為派駐驛馬村的一名工作人員,協助村黨委書記管理驛馬村黨建宣傳等相關工作。年僅26歲的她經過兩年多鍛煉,已成為驛馬村干部群眾眼中的行家里手,黨建工作卓有成效,臺賬整理得井井有條。每當村里舉辦文藝晚會,郭霍敏都主動擔任主持人,活躍晚會氣氛。
目前驛馬村總人口8183人,其中黨員132人,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4歲。2014年以前,驛馬村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超過50歲。2015年開始,驛馬村采取村兩委推薦、黨員和村民代表推薦、個人自薦等方式,共發展村級后備干部6名,其中大專及以上學歷干部2名,35歲以下干部4名。村黨組織還重點培養高中及以上文化、35歲以下、表現優秀的村民入黨。
按照北海市城市建設規劃,位于城區邊緣的驛馬村從鄉村變成城區,但對未來發展,很多村民心里曾經不踏實。
“驛馬村地處城鄉接合部,可以發展倉儲物流。”黨員馮海強說。
經過協商,馮海強于2015年向村民小組承包了20畝閑置土地,與快遞公司合作開辦了驛馬村第一個物流園——驛馬倉儲物流園。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物流園服務城區的優勢越發明顯,幾年來業務蒸蒸日上,帶動了驛馬村100多人就業,員工每月平均工資超過3000元。
同樣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的還有黨員馮展。2016年,馮展向村民小組承包了1畝閑置土地,開起一間大排檔。幾年間,大排檔每天顧客絡繹不絕。“店里大廚、員工都是驛馬村人。”馮展說,如今大排檔員工從最初的7人增加到22人。
驛馬村采取“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流轉租賃村內約90畝閑置土地建造3個倉儲物流園、發展1個農家休閑生態園、打造1個南珠商貿圈。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2019年底,村民龍桂平家每人領到1500元的村集體經濟分紅。龍桂平的丈夫因患病無法參加體力勞動,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擔全壓在她身上。“現在我擔任村里的保潔員和水域巡查員,每月有3480元工資,加上村集體經濟分紅,日子越過越有盼頭!”龍桂平說。
驛馬村干部馮敏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為婆婆敷藥。馮敏的婆婆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每到天氣變涼,膝關節就疼痛難耐。婆婆患病10年,馮敏就精心照顧了10年。2019年,馮敏獲評海城區“好媳婦”。
在驛馬村,像馮敏一樣的“好媳婦”還有很多。“一直以來,驛馬村十分重視鄉風文明建設,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團結互助蔚然成風。”驛馬街道黨工委書記李遠軍介紹。
近年來,驛馬村舉辦“好媳婦、好婆婆”評選等活動,大力推動精神文明建設進村入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老愛幼,鄰里和睦相處;依法使用土地,不毀損占用耕地;關心下一代,教育好子女……”2015年,驛馬村組織村兩委干部、村民代表等制定了符合村情發展的村規民約。
“美麗鄉村頂呱呱,講究衛生人人夸。清理垃圾講科學,治理農村臟亂差……”夜幕降臨,驛馬村文體廣場上傳來陣陣輕快的歌聲,驛馬村文藝宣傳隊打起快板,向村民宣傳文明鄉村建設舉措。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13日 0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